根據天氣預測,加拿大許多地區今年將迎來冰天雪地的嚴峻氣候,不僅降雪量大,且降雪頻密。對於新移民而言,在冬季駕駛是一項全新的挑戰,特別是路面遇上風雪時,因缺乏經驗,面臨的危機自然較大。因此,本文旨在幫助新移民未雨綢繆,不僅了解雪地駕駛的危機,還能掌握一些安全駕駛的技巧,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傷。
一、雪地駕駛的主要危機
- 路面濕滑與操控困難
雪地和結冰的路面降低了車輛的抓地力,使剎車距離增加,轉向困難,容易導致失控或打滑。 - 視線受阻
大雪、冰霧或積雪可能遮擋車窗、擋風玻璃和後視鏡,嚴重影響駕駛者的視線,增加事故風險。 - 輪胎失去抓地力
標準四季輪胎在低溫或雪地中性能不足,容易打滑或無法爬坡,因此必須更換冬季輪胎。 - 交通事故增多
降雪期間,車輛碰撞事故顯著增加,駕駛者需提高警覺,避免因他人及自己的失誤而受影響。 - 黑冰隱患
黑冰是透明薄冰層,肉眼難以察覺,駕駛者若未及時發現,可能會因剎車無效或車輛失控而發生事故。 - 低溫對車輛影響
極寒天氣可能導致電瓶無法啟動、燃油凝固,或機油變稠影響引擎運作,增加行車風險。
二、雪地駕駛的安全錦囊
- 更換冬季輪胎
冬季輪胎的特殊橡膠配方與胎紋設計可提升抓地力,減少打滑風險,建議氣溫降至7°C以下時更換。 - 減速慢行
在積雪或結冰路面行駛時,應降低車速,與前車保持更長的安全距離,避免急剎車或急加速。 - 學習正確剎車方式
若車輛配備ABS防鎖死剎車系統,應持續踩住剎車,讓系統自動調節剎車力道。
若無ABS,應使用點放剎車(Pumping Brakes)方式避免車輪鎖死。 - 防範黑冰
黑冰通常出現在橋面、隧道口、陰暗處或清晨路面,駕駛時應放慢車速,避免急轉彎與急剎車。 - 提高行車可見度
在雪天行駛時,應開啟車輛近光燈或霧燈,以確保自己能被其他駕駛者看到。 - 適當使用四輪驅動(AWD/4WD)
若駕駛四輪驅動車輛,可在雪地模式下行駛,但仍需注意車輛剎車距離不會因四輪驅動而縮短。 - 掌握雪地打滑時的應對技巧
若車輛後輪打滑,應輕微轉向,順著打滑方向調整方向盤,避免過度修正導致失控。若前輪打滑,應鬆開油門,輕踩剎車並調整方向。 - 攜帶應急裝備
在車內準備應急工具,包括:
– 冬季專用防滑墊或沙子,以便在車輪打滑時提供抓地力。
– 防凍液與擋風玻璃除霜液,確保引擎與視線不受影響。
– 急救包、毛毯、手套、乾糧與水,以備長時間滯留時使用。 - 預測並避開惡劣天氣行車
在出發前查看天氣預報與路況資訊,若預測暴風雪來襲,應考慮推遲行程或改用公共交通。 - 保持油箱充足燃油
冬季行車時,燃油應至少保持半滿,以防止燃油管結冰,也能在緊急情況下提供車內暖氣。 - 學會正確脫困方法
若車輛陷入雪中,切勿強行加速,應嘗試前後輕微移動車輛,或利用防滑墊、沙子提升抓地力。
三、面對突發狀況的處理方式
- 遇到暴風雪受困時
- 保持冷靜,留在車內並定時啟動引擎取暖(每10-15分鐘一次),但需確保排氣管無積雪阻塞。
- 使用手機求助,並開啟警示燈以吸引救援人員注意。
- 可撥打加拿大道路救援電話,如CAA(1-800-222-4357)或各省道路救援服務。
- 若手機無信號,可利用汽車喇叭或求救旗幟吸引路人幫助。
2. 發生車禍時
- 立即開啟警示燈,若情況允許,可在車後放置三角警示牌。
- 撥打緊急求助電話911,並提供詳細事故位置與情況。
- 若無人受傷,應拍照記錄車輛損傷與事故現場,以備後續保險理賠。
- 若車輛可移動,應將車輛駛至安全區域,避免影響交通。
結語
冬季駕車對於新移民來說是一項全新挑戰,但透過充分的準備與學習正確的駕駛技巧,便能有效降低風險,確保行車安全。最重要的是,不論在任何情況下,都應保持冷靜與耐心,謹慎應對各種突發狀況。願每位駕駛者都能在這個寒冬裡平安駕駛,安全抵達目的地。
圖片由Canva提供,特此鳴謝Jukkisjupi
作者:車房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