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刊重溫: 2024年1月 創刊號

現代社會如何面對價值觀分歧

【創刊號】

撰文

控制命運,任我巧安排,看似夢幻,凡人難盡理解,
人間的好景給我一朝破壞,榮辱愛恨任分派。
世界腐敗,犯法哪需領牌,法理若在,為何強盜滿街,
啊,人海的衝擊比那蒼海更大,難為正邪定分界。

  1982年香港無綫電視劇《飛越十八層》的主題曲,《難為正邪定分界》由顧嘉煇作編曲、鄭國江填詞。曲詞清晰扼要地交代人與魔鬼分別的想法,以及在魔鬼運作的世界裡人面對的問題。
你會如何為這些世間的法理案例定正邪分界?

  1. 入侵烏克蘭掠奪領土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執政24年期間一直強調「傳統家庭價值觀」,在過去十年來一直鎮壓LGBTQ+的權利。2013年,克里姆林宮通過了第一條限制LGBTQ+權利的立法,即所謂的「同性戀宣傳」法,禁止公開支持未成年人之間的「非傳統性關係」。2020年,普丁推動的憲法改革將他的統治期限再延長了兩屆,其中還包括禁止同性婚姻的條款。

      2022年入侵烏克蘭後,普丁為了加強打擊西方「有辱人格影響力」的力度,通過了一項法律,禁止在成年人中宣傳「非傳統性關係」,有效地禁止了對LGBTQ+人群的任何公開支持。

      2023年通過的另一項法律,禁止對跨性別者進行性別轉換程序和性別確認護理。該立法禁止任何「旨在改變一個人的性別的醫療干預措施」,以及在官方文件和公共記錄中改變一個人的性別。鎮壓LGBTQ+權利的最新舉措,俄羅斯最高法院,針對司法部提起的訴訟,將 [LGBTQ+運動] 列為極端主義組織。
  2. 由聯邦政府委任的加拿大人權委員會(CHRC)去年10月發布的關於「宗教不寬容」(religious intolerance)的討論文件中,聲明「與基督教有關的法定假日,包括聖誕節和復活節,是系統性宗教歧視的明顯例子,而這種加拿大對宗教少數群體的歧視,是植根於加拿大殖民主義歷史的」。

      這項討論文件在意識形態上借鑒了一系列後現代批判理論——例如批判種族理論、酷兒理論和後殖民理論──瞄準被認為是歧視性的社會特徵,並說要廢除這些壓迫性的體制。論文稱,加拿大社會的建構方式重視某些特徵或身份,而排斥其他特徵或身份,例如白人、男性、基督徒、說英語、瘦/健康、無殘疾、異性戀,性別一致。
  3. 加拿大軍牧辦公室Chaplain General去年10月11日發布了一項指令,取消了軍牧在正式軍事活動期間進行祈禱的能力。該指令是在陣亡士兵和退伍軍人紀念日之前一個月制定的。

      軍牧辦公室表示,新指令是基於2015年最高法院意見Mouvement laïque québécois v. Saguenay(市),裁定市議會會議上不允許祈禱,以保護國家在宗教和信仰方面的中立性。然而加拿大憲法承認「上帝至高無上」,憲章保護宗教自由,加拿大國歌在兩種官方語言中也有宗教內容。在公共職能中排除任何祈禱或提及上帝,這為何不是偏袒無信仰者而非有信仰者。國防部告訴媒體,軍牧在公共活動中不得說「上帝」或「天父」。該政策規定,如果軍牧不服從,可能會受到紀律處分,直到被開除。日後將優先聘用非傳統宗教的軍牧。

      當我們談論什麼是正確的時候,只要不傷害別人,什麼適合您的,就是正確。活出你的「真理」,去做你想做的事。這些現代口號都在推動你達到自我實現的縮影。那是因為沒有上帝,就不存在善與惡、對與錯之類的東西,至少是沒有普世標準。在沒有神聖權威的情況下,道德只能透過文化來建構,這意味著它不可能永遠適用於所有人。然而諷刺的是,這種理性的文化否認客觀的道德價值觀,拒絕真理的絕對性,同時也對什麼是正確的、什麼是錯誤的有非常強烈的理念。我們的文化充滿了使用「正義」標籤的社會正義戰士。在我們的政治和司法只有建構內充滿各種原因的戰鬥口號,卻沒有意識到沒有上帝,就沒有正邪,人與魔鬼沒有分別。我們的文化拒絕承認上帝,但卻因邪惡的存在而對上帝感到憤怒。

      人想要控制命運,為正邪定分界。然而因為不相信上帝,就難為正邪定分界,今天死結應難解,又怎可能為這些世間的法理案例正邪定分界?

撰文:梁英年博士,時事評論員、溫哥華「週一祥談」電視節目主持,曾長期任職聯邦政府部長助理。

其他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