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在教導孩子時,通常都認為自己在「教」孩子,但孩子卻有不同的感受,感覺像被責罵或批判,總之滋味不好受,連旁人聽見也有同感。有些父母說話聲音氣若柔絲,欠缺權威,叮囑孩子不要再犯錯,語氣卻像在求饒。所以當孩子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,也沒有辦法。這樣的教導能有效嗎?所以我要一再強調,父母在管教子女時,一定要先掌握話題重心,如何表達和演繹?內容是否到題?有沒有重點?最重要是在說傷害或造就人的話?
你可能會問:甚麼是「造就人」的話?簡單來說,就是使聽者得益處的說話。「造就人」的話,反面就是破壞、拆毀、批評的話。有造就性的話,不一定是名言,也不一定是很有學問、言詞優美的話,而是能夠真正幫助人的話。《聖經》有不少金句提醒我們,要注意怎樣說話:
「說話浮躁的,如刀刺人;智慧人的舌頭,卻為醫人的良藥。」(箴言十二18)
「智慧人的舌,善發知識;愚昧人的口,吐出愚昧。」。(箴言十五2)
「口善應對,自覺喜樂;話合其時,何等美好。」(箴言十五23)
「良言如同蜂房,使心覺甘甜,使骨得醫治。」(箴言十六24)
「祢口中的訓言,於我有益,勝於千萬的金銀。」(詩篇一一九72)
「污穢的言語,一句不可出口,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,叫聽見的人得益處。」(以弗所書四29)
「你們作父母的,不要激怒兒女,要用主的教導來養育栽培他們。」(以弗所書六4)
這些金句都可以成為父母的參考,學會應該怎樣說話。
我們要說怎樣的話?從消極層面看,就是不可說謊言和污穢的話;在積極層面看,就是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和造就人的話,像讚美的話、信心的話、尊重的話、智慧的話、溫柔體諒的話、安慰鼓勵的話和感恩的話,都值得我們努力多講。讚美言辭的力量無法估計,小孩可能因老師一句讚美的說話,成為他們奮發向上,成績進步的動力。當父母和孩子說話時,如果顯露自己對子女做某些事情沒有信心,這也會影響教導。尊重之言,一般都是父母所忽略和漠視,以為自己是長輩,他們是孩子,說話像是命令或指令,無須「客氣」,卻忽略了他們的感受。這是因為我們所說的話令孩子感到毫無造就,所以乾脆掩耳不聽。
那麼,父母應該如何有效地管教呢?父母要學習說智慧之言。其實智慧的源頭是上帝,經上說得好:一句合宜的說話,正如同金蘋果放在銀網子裡,所以多說智慧之言非常重要。這好比售貨員想顧客買他的產品,保險員想推銷他的保險計劃。他們都會有智慧地「預先」設想「適合」對方的說話內容,投其所好。這樣的銷售成功率相對更高,從而能達到自己的目標。為何父母不嘗試用這種「智慧」的方法,與子女們溝通並進行管教呢?
父母不妨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做錯事時,講幾句溫柔體貼的話,發揮同理心,相信孩子一定願意與你分享、溝通。又或者在孩子身心靈受到折磨、氣餒之際,父母立時說些安慰鼓勵的話,肯定會使他們很快恢復正常狀態。最後,請父母不要吝嗇感恩之言。我們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,多向上帝、長輩、老師和幫助我們的人說感謝之言,更要向孩子說感恩的話。我經常對女兒說,感謝她們來到這個家,讓我得享做母親的樂趣。盼望大家多用愛心說誠實話,多用誠意說「造就人」的話。
其實甚麼話應該說,甚麼話不該說,做父母都理應知道,只是慣常不想說,不願說,當然也有可能不知道怎麼說,其實這些都是可以學習的。我們可以從生活經驗中不斷吸收,一句一句、一段一段地累積,問題在於,你肯不肯謙虛承認自己的不足而多學習?關鍵在於你學了以後,肯不肯把這些理論和方法實踐出來,一試再試,直到看見成果才罷休。讓我們一起努力,看誰先達到目標。記著這是長期戰爭,要有屢敗屢試的精神,才會見到成功的曙光。
撰文:朱素英
作者簡介:朱素英,多倫多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