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刊重溫: 2024年5月 第三期

醫者需有父母心

第三期 Vol.3

撰文

  醫者對病人要有父母心。一件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,令我體會深刻。我曾患有一種「痛症」,最初由於醫生疏忽,認為塗點藥膏就會好。結果情況卻愈來愈嚴重,需要轉介專科治療。這位專科醫生對病人的態度有點冷漠,對我的病情也不重視。後來我的「痛症」發作時間愈來愈長,也愈來愈痛。他只淡淡地說:「沒甚麼可做(Nothing to do)。」更指我的痛楚不合理(doesn’t make sense),囑咐我繼續塗藥膏就慢慢會好。他既不解釋病情,也沒有任何治療方案。後來我與友人談及這位醫生的態度和做法時,認為他缺乏關懷病人及盡力探究病情的醫者本色。我心想:醫學院訓練學生時,除了灌輸醫學知識,更應加上情緒智能(EQ)學習課程;因為醫治病人的身體,很多時候也要運用心理技巧,更需要同理心。病人都希望瞭解自己的病情,醫生若能發揮高度忍耐,瞭解病人的身心,相信會更有效果,甚至不藥而癒。

  朋友很認同我的說法,還介紹我閱讀一篇刊登在報章的專欄文章「無心的約會—醫生的EQ」。作者原本對加國醫生的耐心診症是欣賞萬分,然而一次的遭遇卻令她十分失望。丈夫因右手手指痲痺,被轉介給一位華人專科醫生,他的壓力感也由始而起。這位專科醫生有抬槓(包頂頸)的作風,回覆病人時的言辭、語氣總令人有招架不住之感。以下是文中的一段描述:

  「七月下旬覆診時,由於醫生只責問外子為何左手不用『手腕錮』(Wrist Splint),未能解釋為何依他指示戴了月餘的手腕錮,對麻痺卻毫無改善?令陪診的我忍不住提出疑問:『可有其他方法醫癒右手的麻痺,左手毫無病症,為何也需要套上手錮?』得到的答案竟是:『這位太太,待你讀了十年醫學院後,才能明瞭我的解釋。』一個擁有二十餘張專業證書的醫生,以為這樣就能滿足他對一位六十餘歲婦人的羞辱;他卻不知道這卻侮辱了自己醫生的品格。我們這些老人對醫生的信賴,往往甚於對自己的兒女。希望醫務人員珍惜自身的榮耀,也懂得尊重他人。」

  閱後我更覺得醫生需要學習EQ──發揮高度的耐性和同理心,體會病人的心情與擔憂。

  有朋友來電關心我的病情,我告知至今沒有醫生能提供有效的醫治方法。我病發時痛楚可持續八至十小時,止痛藥也失效,醫生卻冷漠地說:「沒甚麼可做。」朋友感嘆道:「只有在電視連續劇《妙手仁心》、《天涯俠醫》和《大長今》才看到有醫德的醫生,有鍥而不捨鑽研醫術的精神。」朋友說,她父親的離世是由於醫生的疏忽和對病情的輕視所導致的。如果醫生當時能認真診病,重視病人的病情,或許她父親仍健在。醫生不容忽視自己的責任,盼望醫者都有善心做好醫生的醫者精神。作為父母,也可借鑑「醫者父母心」原則,善用身邊教育子女的資源,及早杜絕惡習並改善問題的產生。

  雖然有些醫生欠缺愛心,惟現今仍有很多好醫生。像那些參與「無國界醫生」、「Evangelic Medical Aid Society 傳愛醫療」及一些宗教創辦的救援組織醫生,他們的心志就是助人、救人,是有愛心和奉獻精神的表表者。他們有些更懷著傳福音的心志搶救靈魂,希望藉著自己的工作和愛心,把基督愛人的心傳揚出去,讓人有機會得著福音的好處,得到永恆的生命。

  初來多倫多時,我遇到一位好醫生。他對於我患有缺乏B12病症鍥而不捨地找尋原因,希望能對症下藥。結果發現我的身體機能無法吸收B12,只能依靠注射補充。教會有姊妹目睹我飽受痛症困擾,就把她的家庭醫生介紹給我。這位醫生十分認真,他瞭解我的痛症每次持續八至十小時,眉頭緊鎖,表達會盡力幫我治療。我有幾位做醫生的朋友和家長,他們除了耐心分析我的病情和提供治療方法,還會說安慰的話。

  一句好話能帶給人安慰、鼓勵、希望和動力,甚至清楚指示出生命的方向。《聖經》說:「一句話說得合宜,就好像金蘋果跌在銀網子裡」(箴言廿五11)。同樣,說話可以令人沮喪,拆毀生命!如果我早些遇到有「父母心」的醫生,就能少受痛症煎熬。父母若能注重多說「好話」(鼓勵性、建設性),相信也能醫治孩子的負面情緒。

  希望我們能遇到認真的醫生,能用心醫治病人,又兼顧病人心理,願意提供中肯建議和富有溫情,說安慰之言。因為醫生是一項需要高度情緒智商(EQ)、有同理心,並要常存感恩之心的職業。

撰文:朱素英

作者簡介:朱素英,多倫多親子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

其他文章: